Apple系列 2025年你是否需要iPhone 17?

本博客由Faconhost大力赞助!如何更快地访问本站?有需要可加电报群获得更多帮助。本博客用什么VPS?创作不易,请支持苯苯!推荐购买本博客的VIP喔,10元/年即可畅享所有VIP专属内容!

前言

随着极客湾发布了对iPhone17系列的评测,相信很多小伙伴都已经感受到了iPhone 17系列相比前两代所带来的巨大升级。作为一个iPhone 15 Pro Max机主,我也有比较强的换机冲动;使用更老机型的小伙伴类似的冲动或许更加强烈。许多从来没有使用过iPhone的安卓/鸿蒙小伙伴在听闻iPhone 17数字版的“巨大升级”后,也会考虑是否有必要购入1台尝鲜甚至是当主力机。作为一名在苹果生态浸淫多年的iPhone安卓双持用户,我想系统地整理、归纳一些关键信息,以分析在2025年有哪些小伙伴可能需要iPhone 17系列 (~ ̄▽ ̄)~

个人建议

  • iPhone 18相比iPhone 17的提升应该不会很大,想换机的小伙伴入手iPhone 17是一个比较安全的选择。
  • iPhone 18 Pro Max在续航上是牙膏挤爆的一代,会与iPhone 17 Pro Max拉开明显代差,这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N2工艺A20 Pro;更先进的LTPO+面板;C2基带对能耗的优化。如果嫌弃iPhone 17 Pro Max续航不大并且手握15/16系列的小伙伴可以观望;更老机型的小伙伴入手问题不大。
  • 今年有换机需求的安卓小伙伴,原本在安卓生态里的直接升级原厂设备即可;入苹果生态要慎重。

iPhone用户换iPhone 17系列

Pro版本

以Pro Max为例

我目前使用的iPhone 15 Pro Max有这些缺点:

  • 容易发热:据说与A17 Pro芯片的设计缺陷有关。就是看看B站都容易发热,这一点和我的Oppo K12s 5G形成鲜明对比。拍照/拍视频的时间稍微久一点容易降频警告。
  • 容易杀后台:升级IOS 26之后这个问题很明显。老实说,我感觉IOS 26对内存的消耗比CPU性能的消耗更加明显。
  • 续航焦虑:上班时经常用magsafe,晚上回家的电量可以保持60-70%。如果没有magsafe,就是浏览网页刷一下信息流,晚上回家很容易到25%左右。

这里我罗列了iPhone 17 pro max与前2代相比的情况如下表所示。iPhone 17 pro max的升级点很好地解决了这些痛点;对我而言,只要以后Apple AI的运行不要太过占据内存,这台机器可以钉个5年以上没啥问题。由于我还是希望在未来玩一下iPhone的影像,再加上对续航的迷之执着、对手感的不敏感,Pro Max机型仍然是我的首选。

参数 15 Pro Max 16 Pro Max 17 Pro Max 值得升级17 Pro Max的理由
屏幕尺寸 6.7英寸 6.9英寸 6.9英寸 🔥 比15大0.2英寸,视觉体验升级
刷新率 120Hz ProMotion 120Hz ProMotion 120Hz ProMotion 全系保持顶级
屏幕亮度 2000尼特(户外) 2000尼特(户外) 3000尼特(户外) 🔥 户外亮度提升50%,强光下清晰可见
处理器 A17 Pro(第一代3nm) A18 Pro(第二代3nm) A19 Pro芯片 🔥 最新一代处理器,性能领先两代
内存 8GB 8GB 12GB 🔥 内存提升50%,AI任务和多任务更流畅
散热系统 普通散热 普通散热 VC均热板散热 🔥 首次采用均热板,游戏性能更稳定
后置相机系统 48MP主摄+12MP超广角+12MP长焦(5倍) 48MP主摄+48MP超广角+12MP长焦(5倍) 48MP主摄+48MP超广角+48MP长焦(8倍) 🔥 全48MP三摄+8倍变焦,拍摄能力全面提升
前置相机 12MP TrueDepth 12MP TrueDepth 18MP Center Stage 🔥 像素提升50%,自拍效果显著改善
续航时间 29小时视频播放 33小时视频播放 37小时视频播放 🔥 比15 Pro Max多8小时,史上最长续航
快充功率 27W有线充电 27W有线充电 40W有线充电 🔥 充电速度提升48%,20分钟充50%
无线充电 15W MagSafe 15W MagSafe 15W MagSafe 标准MagSafe充电
存储规格 256GB/512GB/1TB 256GB/512GB/1TB 256GB/512GB/1TB/2TB 🔥 首次支持2TB,专业用户首选
机身重量 221g 227g 约230g 略有增加但功能大幅提升
设计升级 钛合金边框 5级钛合金边框 锻造铝金属一体成型 🔥 全新材质+横向摄像头设计
AI功能 Apple Intelligence(基础) Apple Intelligence(完整) Apple Intelligence(增强) 🔥 最完整的AI体验,12GB内存加持
起售价格 9999元(已降价7000+) 9999元 9999元 🔥 加量不加价,性价比突出

标准版

这代标准版可谓是牙膏挤爆了:

参数 15 标准版 16 标准版 17 标准版 值得升级17标准版的理由
屏幕尺寸 6.1英寸 6.1英寸 6.3英寸 🔥 屏幕更大,显示内容更多
刷新率 60Hz 固定刷新率 60Hz 固定刷新率 1-120Hz ProMotion 🔥 历史性升级!首次支持120Hz高刷+常显
处理器 A16 仿生芯片(4nm) A18 芯片(3nm N3E) A19 芯片(3nm N3P) 🔥 最新一代处理器,性能领先两代
内存 6GB 8GB 8GB 🔥 内存提升33%(相比15),AI功能完整支持
后置相机系统 48MP主摄+12MP超广角 48MP主摄+12MP超广角 48MP主摄+48MP超广角(增强夜景) 夜景拍摄能力显著提升
前置相机 12MP TrueDepth 12MP TrueDepth 18MP Center Stage 🔥 像素提升50%,支持横屏自拍不损失像素
续航时间 20小时视频播放 22小时视频播放 30小时视频播放 🔥 比15多10小时,比16多8小时,史上最长续航
快充功率 20W有线充电 20W有线充电 增强快充(20分钟50%) 🔥 充电效率大幅提升
无线通信 Wi-Fi 6 + 蓝牙5.3 Wi-Fi 6 + 蓝牙5.3 Wi-Fi 7 + 蓝牙6 + Thread 🔥 自研N1芯片,网络速度和稳定性提升
起步存储 128GB 128GB 256GB 🔥 存储翻倍!彻底解决存储焦虑
Always-On显示 不支持 不支持 支持常亮显示 🔥 首次支持,无需唤醒查看信息
相机控制按键 支持相机控制按键 支持相机控制按键 物理按键快捷拍摄
AI功能 基础Apple Intelligence 完整Apple Intelligence 完整Apple Intelligence + Visual Intelligence 🔥 AI能力最强,加入视觉智能功能
材质工艺 铝金属边框+玻璃背板 铝金属边框+玻璃背板 优化铝金属一体化设计 工艺质感进一步提升
起售价格 5999元(128GB) 5999元(128GB) 5999元(256GB) 🔥 加量不加价!同价格获得2倍存储

之前用着标准版或者非高刷的更老版本的iPhone都很推荐购买iPhone 17标准版,建议等双十一的时候上车。

Air版

还没有上市,而且是个测试用的小众机型,预计不会有很多国人购买。

安卓用户换iPhone 17系列?

由于今年的iPhone 17基础版升级比较显著,那么某些有换机需要的安卓用户可能会问:是否有必要趁此机会转到IOS阵营呢?我以自身经历为例给大家大致讲一下。

我只使用过2台iPhone:iPhone 7 Plus和iPhone 15 pro max,在这2两台手机之间我没有使用过其它手机。当时使用iPhone 7 Plus的时候,我同时还使用了ipad mini 4。由于接触infuse、shadowrocket、Reeder等软件之后,再加上App store的优秀管理,我还是染上了使用付费软件的习惯。所以当时在换iPhone 15 pro max的时候,基本上没有考虑过安卓手机,因为一旦离开苹果生态,之前买的软件都用不上了(而且它们是真的好用),安卓里面也没有很好的平替。后面我换了iPhone 15 pro max,因为工作需要又二手淘了一个Macbook M1 Pro。因为我有NAS,为了增加利用率,我想要给家人搞一个本地影音平台,找了一圈发现Apple TV居然是一个不错的盒子,所以又买了个Apple TV;目前很满意,这玩意没广告,老人家也可以掌握简单的使用,大大节省了之前在安卓电视/盒子里使用Kodi的麻烦。后面苹果推出的Mac min M4的性价比很高,想到MacBook上对MacOS的良好印象,直接用教育优惠搞了一下Mac mini和目前的Windows桌机搭配着使用。后面发现苹果有个apple watch系列,最后又低价收了一下apple watch ultra 2来用着,整体感觉不错。最惊喜的是Airpods Pro 2,如果有多个apple的设备你会懂的,那种无缝切换的感觉真的很爽;降噪效果也是不错的。

到这里,相信大家基本理解了我的意思:买iPhone基本上是为了苹果生态和苹果服务买单的,而不单单是iPhone这一部手机。升级手机只是因为新的手机更加好用,也不见得它的配置会比同期的安卓旗舰要强多少。其实类似我这样的人是不在少数的,就是图在生态里的设备联动和体验方便。而且苹果生态的体验和其它厂商相比并不逊色,在大部分时期都是行业的领导者。就算不是冲首发或冲最新型号,用二手设备也可以获得不错的体验。二手市场里苹果设备的流通性也是不错的,因此老设备出手也比较简单;就算卖不出去,以旧换新的流程也很成熟,多少能抵一点。随着时间更替,更新设备的时间到了,那就直接换新的设备就行,就体验、迁移、习惯等方面不需要很大的变化。人年纪大了还是喜欢稳定!

另外,就iPhone本身而言,一般来说做工也是行业里的佼佼者,设备质量、售后服务是细节满满,值得依赖。苹果的新系统对旧设备的支持政策往往也是比较友好的。比如,我用的AirPod Pro 2,之前也是通过OTA更新就获得了摇头拒绝的新功能。新IOS的对旧iPhone的支持力度往往是比较大的(三星应该是仅某些机型的支持比较久),特别是与国内厂商相比,这让我感觉苹果公司对系统的优化和掌握能力还是比较强的:

排名 厂商 支持年限 老设备支持力度 特色
🥇 1 三星 7年(S24系列) 优秀 承诺最长,覆盖全产品线
🥈 2 苹果 6-7年(实际) 优秀 历史最佳,无明确承诺
🥉 3 华为 4-5年 良好 百机升级计划,覆盖广
4 小米 3-4年 中等 HyperOS转型,流畅度提升
5 OPPO/一加 3-4年 中等 系统稳定性较好
6 vivo 3年 中等 流畅度优秀,AI优化

综上,其实选择iPhone的原因很单纯:单个设备能力尚可;生态互联好;稳定而持续优化的体验。假设我只使用iPhone这一个苹果设备,iPhone本身与其它安卓手机相比并没有太大的吸引力。以我双持的安卓手机Oppo K12s 5G为例(这台手机主要是工作中用来接发消息、打电话用的),它的主要配置是这样的:

  • 搭载第四代骁龙6处理器
  • 配备7000毫安时大电池和80瓦超级闪充,预装ColorOS 15系统
  • 屏幕采用6.67英寸120Hz高刷新率OELD直屏,分辨率2400×1080,支持1200nit全局激发最高亮度
  • 拍照方面配备5000万像素主摄(豪威OV50D40传感器)和200万像素黑白副摄,支持IP65防水防尘等级,湿手触控和手套模式
  • 散热采用5700mm²超级大VC均热板,历经超50类严苛品质测试,主打五年长寿电池概念。

听上去对于非游戏发烧友、非影像发烧友来说绝对是一个不错的配置。但是这台手机只需要930元左右!也就是说,大家经常吐槽的iPhone“容易发热、续航差、标准版没高刷”等方面,似乎显得iPhone很差;但事实证明这些部分并不值钱。iPhone值钱的地方,其实是在芯片、屏幕、陀螺仪、外放、生态、服务这种“无法随意增加”的项目里。容易发热对吧,搞个外挂的散热怎么说?续航差是吧,咱外挂一个充电宝怎么说?没高刷是吧,反正自适应了也看不出来。但是,芯片、屏幕、陀螺仪、外放、服务这些东西,没有就是没有,没办法加上去(或者说没有办法轻易地增加上去),这些就是它值钱的基础。长期这样的坚持形成了口碑,自然就有品牌溢价了。

反过来,对于安卓用户,上述逻辑也是适用的。对于在某个生态里的安卓用户,除非不怕折腾的,不然升级新设备的时候也没多少有选择的空间,一般还是用原厂设备。对于只有1台手机的小伙伴,同样品牌的其它硬件不多,说实话对品牌的忠诚度确实是比较低的,那个好就去那个,这种小伙伴确实有可能被今年的iPhone 17系列吸引。但这里还是给个小小的警告,苹果生态水还是比较深的,进去了确实不容易出来,介意的小伙伴要慎入。

iPhone 18系列的预测

没错!每次换新iPhone前,关于下一代iPhone的预测和分析也是必不可少的;而且也是可以有理有据的,因此总有一些可信的信息来源。这是我在2024-10-12左右就了解到的iPhone 17系列的相关信息:

+ 全系120Hz Promotion自适应刷新,这意味着其日常使用体感更加流畅。 目前iPhone只有Pro版有只有120Hz。
+ 完全版Apple Intelegence,可以使用强大的AI功能。当然,最重要的是更加智能的Siri。
+ 全新设计的iPhone 17 Air(Slim)机型是一款针对女性用户的时尚轻薄机型。取消Plus生产线(此前数据提示Plus机型仅占10%的销量)。它可能会使用苹果自研的不支持毫米波的5G芯片(今年预计上市的iPhone SE 4也可能会使用该芯片)
+ Pro机型的3颗镜头均升级至4800w像素,影像能力大大提升
+ 3nm A19芯片,更强性能 + 更低能耗,续航能力大大增强
+ Pro机型支持屏下FaceID(也有人说是18Pro),灵动岛更小
+ 内存加大至12G,成为实质上的第1款AI iPhone。日常运行应用更加流畅。
+ USB-C 3.0接口,这个是自15代就有了,充电、传数据较14及以前机型大为提升
+ Pro机型采用石墨烯 + VC均热板,有望告别“火龙果”
+ Wifi 7芯片,蓝牙、wifi能力大幅增强
+ 全新设计的音量键,有新的交互(不太重要)
+ 防刮抗反射显示屏,告别贴膜(应该不太可能)

从今天来看,除了AI Siri、全新设计音量键、新设备命名、屏下FaceID、灵动岛更小等,大部分爆料还是比较准的。假设一年前换iPhone 16标准版的小伙伴得知iPhone 17标准版的升级幅度,想必不会轻易购入iPhone 16标准版吧(当然,我不换机的理由是刚刚购入15PM)!

截止2025-09-20,关于iPhone 18的关键爆料有:

  • iPhone 18 Pro 系列“外观变化不大”,基本延续 iPhone 17 Pro 的设计语言。
  • iPhone 18 系列中的 A20 芯片将采用台积电的 2nm 工艺进行制造。
  • 摄像模组:三摄模组仍在,但有细微调整的可能。至少一颗后置相机可能采用三星研发的“三层堆栈”(three‑layer / stacked)图像传感器,且 Pro 机型的主摄 48MP “Fusion” 镜头被传将加入可变光圈(variable aperture)。
  • 使用新一代的 LTPO+ 面板,更优化的自适应刷新率
  • 灵动岛 / 屏下 Face ID:苹果计划推进屏下 Face ID,但可能推迟到更后代(因此 iPhone 18 系列可能仍保留灵动岛)。同时也有消息暗示屏幕形态或有“惊喜”或小改动(例如曲面或边框微调)。
  • 更先进的基带(传闻中的 Apple C2 二代调制解调器)
  • 多家媒体与爆料称折叠屏 iPhone (iPhone 18 Fold)已进入供应链验证阶段,并被列为后续重要机型之一。
  • 多篇海外媒体与爆料汇总提到 Pro 版将采用下一代 A20 芯片(名称为传闻),性能与能效预期提升。
  • 相机控制按钮优化
  • 发布节奏/分批发布的可能:苹果可能采取“高端机先发、标准版延后”的策略(即 2026 年秋季发布会可能只发布高端产品),暗示 iPhone 18 全系列同步上市存在变数。即:iPhone 18 Air、Pro、Pro Max和折叠版将在2026年9月推出,而iPhone 18和iPhone 18e将在2027年推出。
  • 其它:iPhone 18可能进一步提升至50W或更高; USB-C 4.0支持

外观

这个比较容易猜到,因为iPhone 17是外观大改的系列,而苹果一般会保留iPhone基本外观不变达数个版本,因此基本上可以推断iPhone 18系列的外观与iPhone 17系列基本一致。不过,由于iPhone 17 Pro的配色比较丑,预计iPhone 17 Pro的配色会有比较大的发挥空间。这一块直接过。

CPU/GPU/内存

iPhone 18 Pro系列和苹果折叠屏机型将搭载A20芯片,这款芯片将首发台积电2nm制程工艺。A20芯片其晶体管密度再度提升,预计对比A19芯片性能提升15%,能效比提升30%。

这个基本上是板上钉钉的消息。此外,A20芯片还将引入台积电的新一代晶圆级多芯片封装技术(WMCM),带来三大革新:

  • 内存架构革新:RAM将直接与CPU/GPU/神经网络引擎集成于同一晶圆,取代现有的分离式设计
  • 性能有所提升,并且散热效率提高了20%,电池续航延长10-15%
  • 芯片封装面积缩减15%,为iPhone内部其他组件腾出更多空间

台积电大概在2025年3月左右已在新竹宝山工厂启动了 2nm 工艺的试产工作。按照计划,该工艺将于 2025 年下半年正式进入批量生产阶段。台积电今年底 2nm 产能将看向 4 万片,明年能达到 10 万片,而 WMCM 封装主要是针对现有的 InFO 封装产线进行升级,其产能在 2026 年底也有望看向 7-8 万片。内存方面,17 pro max刚刚升到12G,应该不太可能下一年就升级内存。而且,半导体工艺与封装(例如 2nm、新的芯片封装)提升了 SoC 的性能与内存集成能力,技术上才能支持更大容量、更高带宽的 LPDDR 类型内存。明年作为新推出N2的时代,内存容量的增加应该不会很激进。 因此,我预计内存增加至少也得19或20系列的时候才会考虑

苹果近年来定位“高端”的底气是其优秀的芯片设计能力,但是去年A18的时候直接都被别人追着尾巴咬了,GPU更是遥遥落后。今年A19 Pro芯片的GPU升级很大,明显是感受到高通和联发科的竞争压力,之前以为的很差的GPU能力立刻就追了上来,估计是之前的研究成果的压着没搞,底蕴还是有的。相信明年的移动芯片领域会迎来更强的竞争,说不定又是牙膏挤爆的一代。

综上,iPhone 18 Pro Max的芯片会使用全新N2工艺,预测性能、散热、续航会有进一步提升,但其性能改善有多少就不好预测了;因为当年iPhone 15的时候提升就不太明显。

面板

iPhone 18系列将会采用全新的LTPO+面板,这是一项尚未量产商用的全新技术,苹果会率先将其应用到iPhone 18 Pro和iPhone 18 Pro Max上。鉴于三星和LG是苹果目前的OLED面板供应商,因此,这两家韩国企业很有可能会负责研发LTPO+。

这是一个可能比较高的升级。我总结了一下近几代Pro Max机型的屏幕素质变化:

参数 📱 13 Pro Max 📱 14 Pro Max 📱 15 Pro Max 📱 16 Pro Max 📱 17 Pro Max
🖥️ 屏幕尺寸 6.7英寸 6.7英寸 6.7英寸 6.9英寸 6.9英寸
📺 屏幕类型 Super Retina XDR OLED Super Retina XDR OLED Super Retina XDR OLED Super Retina XDR OLED Super Retina XDR OLED
🔍 分辨率 2778×1284 2796×1290 2796×1290 2868×1320 2868×1320
✨ 像素密度(PPI) 458 ppi 460 ppi 460 ppi 460 ppi 460 ppi
⚡ 刷新率 10-120Hz ProMotion 1-120Hz ProMotion 1-120Hz ProMotion 1-120Hz ProMotion 1-120Hz ProMotion
☀️ 典型亮度 1000 nits 1000 nits 1000 nits 1000 nits 1000 nits
🌟 HDR峰值亮度 1200 nits 1600 nits 1600 nits 1600 nits 1600 nits
🏖️ 户外峰值亮度 2000 nits 2000 nits 2000 nits 3000 nits
🏝️ 动态岛 刘海
💤 Always-On显示

可以看到16到17这一代已经没有很大的进步了。而且,17代的数字版和pro版用的是同一种屏幕,这一般也意味着下一代旗舰机型的屏幕素质会大有变化。从技术发展路径来看,LTPO+方案将驱动TFT改用氧化物(如IGZO),显著降低漏电流,支持超低刷新率(最低1Hz)下的稳定电压维持。另一大优点是其功耗大幅降低,氧化物驱动TFT的漏电流远低于LTPS,在静态画面或低刷新率场景下(如常亮显示),功耗降低30%以上。

摄像模组

  • 三星正在研发一种三层/堆栈式 CMOS 图像传感器,目标用于 iPhone 18 的某些镜头。该设计可提升响应速度、降低噪点、改善动态范围和读出速度。堆栈式传感器通常能实现更快像素读出(减少卷帘快门效应)、更好低光表现,并为更高级的计算摄影功能提供硬件基础。之前索尼好像就开发过堆栈式 CMOS 图像传感器(详见“索尼半导体解决方案推出用于移动设备的 CMOS 图像传感器,可在低照度和高对比度环境下实现卓越的图像质量”)。
  • iPhone 18 Pro 的 48MP 主摄可能配备可变光圈,让系统在光圈开合间切换以控制进光量与景深效果。可变光圈在极亮或极暗场景下提供更好的曝光与景深控制,配合苹果的图像信号处理可带来更自然的人像虚化和强光下的细节保存。
  • 更长焦距的潜望式长焦镜头;更大的主感光元件(接近或达到 1″ 级别)与更好的夜景/动态范围; 全局快门/更低滚动快门的堆栈式传感器或更高帧率的视频(例如 8K/60)

整体上,摄像模组这一块的爆料不是很多。我回顾了一下最近几代摄像模组的改变:

参数 13 Pro Max 14 Pro Max 15 Pro Max 16 Pro Max 17 Pro Max
主摄 12MP f/1.5 48MP f/1.78 48MP f/1.78 48MP f/1.78 48MP f/1.6
超广角 12MP f/2.4 12MP f/2.2 12MP f/2.2 48MP f/2.2 48MP f/2.2
长焦 12MP f/2.8
3x变焦
12MP f/2.8
3x变焦
12MP f/2.8
5x变焦
12MP f/2.8
5x变焦
48MP f/2.8
8x变焦
前置 12MP f/2.2 12MP f/1.9
自动对焦
12MP f/1.9
自动对焦
12MP f/1.9
自动对焦
18MP f/1.9
Center Stage
视频 4K@30fps
ProRes
4K@30fps
Action Mode
4K@60fps
Action Mode
4K@120fps
风噪消除
4K@120fps
ProRes RAW
变焦范围 0.5x-3x 0.5x-3x (+2x) 0.5x-5x 0.5x-5x 0.5x-8x

15 pro max这一代是第1次CPU使用3纳米工艺,还第1次转了Type-C口,可谓史诗级更新。我听说iPhone 18 Pro Max的A20系列会用上第一代2nm工艺;而17 pro max的摄像能力较16已经有了比较大的提升,前置也是史诗级更新。如果苹果公司会适当控制牙膏的总量,我推测: iPhone 18 pro max将继续保持三颗 48MP Fusion 后摄,但是会有一些特性改变,从而向“更专业相机”逐渐靠拢;前摄为了照顾灵动岛的大小,在有新的技术突破前不会轻易升级规格

灵动岛

iPhone 18系列的灵动岛将会缩小。iPhone 18 Pro系列机型预计将在显示屏顶部为前置摄像头预留一个”单孔”,而其他对光学性能要求不高的组件将隐藏于前面板下方,类似于Android智能手机的设计。

经常有所谓的“确证消息”爆料新一代iPhone会使用屏下 Face ID组件,但根据苹果面对新技术时的保守策略,直接在pro max直接引入屏下Face ID组件基本不太可能;变小的概率老实说也不是很大。一般来说,灵动岛里藏着完整的 TrueDepth 人脸识别系统(点阵投射器、红外相机/感应器、泛光感应器等)和前置摄像头。这些光学与电学元件需要物理空间来保持对齐、散热与光学通道,不能随意压缩到很小而不影响性能/识别率。缩小开孔或把传感器塞得更紧,要么牺牲 Face ID 的识别速度与低光表现,要么需要采用更复杂/昂贵的方案(比如更高密度元件或更复杂的光学设计),这会增加成本或降低稳定性。“屏下摄像头/屏下 Face ID”往往在成像质量、透光率、低光表现、和指纹/面部识别精度上不如裸露方案,尤其是用于人脸识别的点阵投射器和红外组件,屏下实现更复杂,需要时间成熟。就算前置摄像头可以变小,但整体上灵动岛应该不至于有明显的缩小。

另外,我觉得IOS目前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苹果把这个开孔当成“可用的UI元素”来设计——它不仅显示时间/电量/信号,还能扩展显示通话、音乐、计时器、Live Activities 等。要保证这些信息在动画、文字和触控上都能可用,岛的尺寸需要留出一定空间,不然会变得拥挤或触控误操作多。我个人觉得,灵动岛的动效设计让我有一种它是“活”的感觉,实际使用的时候并不会觉得它特别的突兀,很容易自适应。再加上灵动岛已经出现很长时间了,用户已经基本习惯它的交互,苹果公司应该不会在没有明显技术优势下对它大有更动。

综上,我觉得iPhone 18 pro max的灵动岛与17相比基本保持不变,或者仅有略微的体积缩小

基带

苹果的下一代C2调制解调器预计将在2026年推出,首次在iPhone 18 Pro机型中亮相,并且苹果的第二代5G调制解调器将在2026年的iPhone 18系列中首次登场。C2调制解调器将支持mmWave,理论下载速度可能达到6 Gbps,超越C1的4 Gbps上限,与高通最新产品相媲美。

这是我最期待的、也是阻碍我换iPhone 17的主要原因。从目前已发布的信息来看,iPhone 16e在5G视频流媒体播放方面续航时间为7小时53分钟,比iPhone 16多出53分钟;最新的iPhone Air中使用的C1X基带性能更加出色,它比iPhone 16 Pro中的高通调制解调器速度更快,同时功耗降低30%。我总结了一下历代iPhone的续航表现:

参数 13 Pro Max 14 Pro Max 15 Pro Max 16 Pro Max 17 Pro Max
电池容量 4352mAh 4323mAh 4422mAh 4685mAh 5088mAh
视频播放时长 28小时 29小时 29小时 33小时 39小时
流媒体视频 25小时 25小时 25小时 29小时 35小时
音频播放 95小时 95小时 95小时 105小时 130小时
实际续航测试 约25-27小时 约26-28小时 约27-28小时 28小时14分钟

如果C2调制解调器更加给力,再加上稍微加大一点的电池(或者能量密度更高的电池)、更加高效的2nm CPU,预计iPhone 18 pro max的续航会大幅加强,说不定能比iPhone 17 Pro max还能再强1.5-2h(根据极客湾手机续航3.5版,17 pro max的新机续航大致是9小时27分),这个升级不可谓不强呀,基本上抹平安卓旗舰狂加电池增加的续航。这方面的消息得等iphone 17e明年继续推出才会比较明朗。

不过也有非技术性的影响因素,特别是苹果公司与高通的合作协议,没到期的情况下肯定还是继续使用高通基带的(目前最新的消息是延长到2027年3月)。

时间 协议内容 覆盖产品 备注
2023年9月 苹果与高通签署基带芯片供应协议 2024-2026年iPhone 为期三年的初始协议
2024年2月 协议延长至2027年3月 延续至2027年产品 苹果自研基带进展不顺

综上,我认为:如果iPhone 17e使用C2,基本上iPhone 18 pro max系列用上C2是板上钉钉的事;但不排除继续使用高通的基带至合作结束。

折叠屏 iPhone

苹果首款折叠屏iPhone预计将在2025年第三季度末或第四季度初启动生产,采用类似Galaxy Z Fold系列的翻盖式设计双屏方案。这款设备计划于2026年秋季正式发布并上市销售。首款折叠iPhone或被命名为iPhone Ultra。内屏尺寸为7.76英寸,外屏为5.49英寸,内屏采用屏下摄像头技术。展开时厚度为4.6毫米,折叠时厚度为9.2毫米。预计定价较高,可能在2000至2500美元之间(约合人民币1.4万-1.8万元)。苹果还可能重启Touch ID,取代目前主流的Face ID,提升折叠屏设备的适配性。

虽然每年折叠iPhone的消息比较响,但我认为明年推出折叠屏的概率不大。首先,安卓折叠屏手机的上市时间已经比较长了,相关的供应链相对而言还是比较成熟的,苹果公司却一直不更新折叠屏手机肯定有一些考量。一种比较主流的说法是苹果公司向来以对产品质量极为苛刻著称,作为高端品牌,苹果不愿意在尚未完美的情况下推出产品;市场上现有的折叠屏手机普遍存在屏幕褶皱问题,这严重影响了用户体验。

苹果公司明年不会推出折叠屏的原因如下:

  • 折叠屏是一个相对小众的市场,尽管花了大钱去搞,也不一定能抢占多少市场
  • 屏幕褶皱问题暂时没有合适的行业解决方案
  • 苹果对于非畅销机型的定位更多是测试机型,而不是比Pro Max更加高端的机型。目前已经有e/air两种机型用于持续迭代和评估新技术,基本上已经将产品的更新周期缩小至半年,这种状态应该会持续一段时间。

苹果公司明年会推出折叠屏的原因如下:

  • 今年“iPhone Air”主打轻薄机身,也许苹果已经在做折叠手机的路上做最后一步冲刺
  • 苹果对申请关于三折叠和四折叠手机的新专利比较积极
  • 据称iPhone 18和iPhone 18e将在2027年推出。如果2026年秋季只推出3款机型会有点“弱”,但最后一个机型是Fold的话就会比之前更强,而且这个话题度直接拉满。这个推断比较合理,因为确实有消息称苹果公司准备像很多安卓厂商那样调整iPhone的发布周期
  • IOS 26的“液态玻璃”似乎很适合在软屏上运行,说不定苹果又想像灵动岛那样通过软件交互处理硬件缺陷问题

综上, iPhone 18 系列是否推折叠屏不太确定;如果推出,苹果公司应该会相应缩短iPhone产品的发布周期

相机控制按钮

苹果正在简化相机控制按钮的设计以节省成本。目前的相机控制按钮具有电容和压力感应功能,但电容组件将被移除。苹果通过转向纯压力感应按钮来节省成本和复杂性

目前iPhone 16机型上的相机控制按钮在蓝宝石水晶表面下使用电容和压力传感器。电容层检测触摸手势,而力传感器识别不同的压力水平以实现点击、按压和滑动。和大多数小伙伴的看法一样,这是苹果为了迎合AI而特意加的一个硬件,但Apple智能还没有全面来到,导致这个按钮的存在有点尴尬;对于国行用户来说更是一个鸡肋。这个按钮在实际使用时没有任何优势,但缺点很多:

  • 致命问题:用户单手握持手机时容易误触到相机控制按键位置的玻璃并导致触屏失灵现象
  • 成本很高:制造、维修和保养成本很高(按键是采用激光焊接到框架上,如果按键出现了故障问题,就需要更换整个框架)
  • 操作复杂:用户需要学习新的交互方式,包括轻触、按压、滑动等多种手势,与屏幕操作相比有明显劣势

那么相机控制按钮会不会像Touch Bar那样直接被取消呢?明年不太可能,原因是:

  • iPhone 16系列才刚引入这个功能,苹果不太可能立即承认失败
  • 相机控制按钮是Apple智能的重要入口,用户可以通过单击该按键,利用手机的”视觉智能”功能来识别物体、获取相关信息等。取消这个按钮可能会加强用户关于“Apple智能开发失败”这种信念,与苹果大力追赶AI的决策相背
  • 嘴硬一波:苹果公司现任CEO库克在接受采访时,表达了对这一决策的坚定支持,并表示这一改变对于提升用户体验至关重要

综上,我个人觉得iPhone 18系列的相机控制按钮暂应该只会被优化,而不是取消。未来相机控制按钮也有可能会像Home键、3.5mm耳机孔、3D Touch那样被取消,不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用户与Apple智能(目前还是一个饼)的交互方式。

小结

一家之言仅供参考。时间有限,内容或有错漏,请各位小伙伴批评指正哈!

推荐阅读

---------------
完结,撒花!如果您点一下广告,可以养活苯苯😍😍😍

感谢Faconhost的友情赞助 (ฅ´ω`ฅ) 本博客基于m2w创作。版权声明:除特殊说明,博客文章均为Bensz原创,依据CC BY-SA 4.0许可证进行授权,转载请附上出处链接及本声明。VIP内容严禁转载!由于可能会成为AI模型(如chatGPT)的训练样本,本博客禁止将AI自动生成内容作为文章上传(特别声明时除外)。如有需要,请至学习地图系统学习本博客的教程。加Telegram群可获得更多帮助喔! | 博客订阅:RSS | 广告招租请留言 | 博客VPS | 致谢渺软公益CDN |

评论

  1. Macintosh Safari 26.0
    1 天前
    2025-9-22 21:27:42

    看了全文,感觉等 iPhone 19 (也就是2027年,iphone 20周年)比较合适

    • 博主
      springwood
      Macintosh Chrome 140.0.0.0
      10 小时前
      2025-9-23 19:57:13

      iPhone 19系列应该还没有什么爆料吧 (~ ̄▽ ̄)~

发送评论 编辑评论


				
|´・ω・)ノ
ヾ(≧∇≦*)ゝ
(☆ω☆)
(╯‵□′)╯︵┴─┴
 ̄﹃ ̄
(/ω\)
∠( ᐛ 」∠)_
(๑•̀ㅁ•́ฅ)
→_→
୧(๑•̀⌄•́๑)૭
٩(ˊᗜˋ*)و
(ノ°ο°)ノ
(´இ皿இ`)
⌇●﹏●⌇
(ฅ´ω`ฅ)
(╯°A°)╯︵○○○
φ( ̄∇ ̄o)
ヾ(´・ ・`。)ノ"
( ง ᵒ̌皿ᵒ̌)ง⁼³₌₃
(ó﹏ò。)
Σ(っ °Д °;)っ
( ,,´・ω・)ノ"(´っω・`。)
╮(╯▽╰)╭
o(*////▽////*)q
>﹏<
( ๑´•ω•) "(ㆆᴗ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Source: github.com/k4yt3x/flowerhd
颜文字
Emoji
小恐龙
花!
上一篇